
差一點,我以為我會在台南高雄這種平地裡失溫 XD
下午去高雄看西藏影展,因緣際會,連看三片 :p
Yogis of Tibet、 CIA in Tibet、Tibet Diary
最喜歡第二片,用精彩的鏡頭與人物,講了一段關於戰爭過程而近乎密祕的故事。不過本文重點,是回程的時候遭遇暴雨..
看完影片後繞到敦煌誠品逛逛,再去吃晚餐,啟程回台南時已經晚上十點半。
機車,豪豪。
在市區裡就有看見北邊的天空不時閃電,起初還懷疑是不是某大樓的造景?因為每兩三秒就閃一次,實在太頻繁,但又太壯觀,那是整片天空的倏然變色,「也太大手筆了吧?」我懷疑是不是有大樓真的如此奢豪。
一直騎車騎到楠梓梓官附近,發現閃電就一直落在身旁不遠,不時將周遭映照得有如白晝,甚至白晝也不見得如此明亮,這才知道:噢!不是做夢,不是眼花,也不是造景。閃電,是真的一直在閃電!
然後迎面而來的風突然變冷,風勢突然強勁簡直如墾丁落山風,但溫度卻像打開冰櫃般寒氣逼人。忍不住哆嗦,又迫於側風,剛放慢速度,然後強風就轉成了暴雨。
雨勢之強、之急、之冷,我立刻停車路旁抓出雨衣來穿。重新上路,視野一片模糊,本來就有穿一件外套又再披一件厚雨衣,但雨點打在手臂撞在胸口,力道之強卻有如重錘一樣難受,甚至幾度懷疑到底是不是在下冰雹...
我相當確定身體並沒有溼透,但寒冷竟然不斷蔓延,我覺得好冷,好冷。
我幾乎想不起來,今天早上還嫌太陽太熱,那到底是什麼感覺...
風一波一波地吹,雨水就在我面前一波一波地橫掃,心裡髒話連連,我只想要趕快結束。
沒有心思閃避路上的水窪,也顧不得從影展得來的海報就要溼透,寒冷讓我只剩下專注心思保持前進的能力。
每次水花四淺,配上眼前雨幕揮動,都錯覺自己是噴飛在海上的快艇,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快,氣氛比較像白令海峽裡的破冰船...
被卡住的破冰船。
我是又冷又僵又消沉的船長。
手套是單車長指手套,單層排汗不防水的那種,於是早已溼成每次握拳都可以流洩出一道小瀑布,但再溼,我知道不能脫,我還要依賴它阻絕直接接觸冰冷雨水。
天啊,我是認真在考慮失溫這種問題 XD
省道台17,又長又黑,路邊既沒有店家更沒有屋簷,沒得閃沒得避,就這樣暴露在逛風暴雨、漆黑長夜裡。
離台南還有30公里...
不禁想起之前在阿里山下坡,有人贊助羽毛衣是多麼溫暖的事;想起之前在台3線被淋得全溼在下坡,但再苦再冷也只有10k,幾分鐘就結束了;這次竟然有30k,以這種龜速大概要一個小時才到得了台南。
一個小時!多麼殘酷的事實。
好險大概在回到大湖時,吹來的風,就如當初瞬間變冷一樣地再次瞬間轉暖,突然一切都暖下來,瑟縮緊縮的肩膀手指突然可以放鬆下來,「花好月圓」我幾乎要這麼形容。雨絲細小得剩下像針一樣,風宜人得就像是正常的秋末初冬,溫度回升,就像這才是正常的台南。
我得救了 T_T
從來沒想過,從高雄回台南,也可以騎得這麼曲折...
(圖片來源:hinet新聞網 http://times.hinet.net/news/20061127/recreation/b8fe90770a54.htm)
(繼續閱讀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