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5月 18, 2006

【筆記】閱讀的神經機制

這是今天洪蘭老師的講題。

既然明天放颱假,試不用考了,作業也不用交了。開心之餘,就寫個心得吧~



印象最深的,
是講到:「已經發生的(不好的)事就讓它過去,不要一直想,不然下次只要再遇到一點點的相似性,就會立即引起不好的回憶。」
呵,結果讓我想到我的南橫摔車...(苦笑,怎麼都快一年了還是揮之不去)

按照她的說法,我實在不應該再想了。
可是不曉得為什麼,就是很愛想、很愛想...
越怕就越愛想,越想就越害怕 XD

當時摔在修路路段,一開始只是被恐懼感圍繞(受傷、驚嚇、孤單、無援,又擔心別人越走越遠,小唷壞了一時緊張還修不好,腦袋一片混亂,只能先負傷扛車離開施工區...)。接著的幾天之內開始苦苦追問自己:到底是怎麼摔的?
就一直想、一直想...
然後果然就被說中了,
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光是看見「修路中」、看見「石頭路」,就很怕 XD
都還沒有開始騎,都還沒有真正進入顛簸,光是視覺上一顆顆的石頭、一整片的黃沙飛揚,就讓人裹足不前...

一點點的相似性,就足以引發記憶。

「神經走過一次就可以記起來」
播放了幾張很不容易看出內容的圖片,但只要一經提示就明白了。
而且明白之後,再次看見圖片幾乎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,據說五年都還不會忘。
老師強調的是背景知識的重要性,只要有背景知識的提示,很快就可以進入狀況來理解。
而閱讀正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背景知識,觸類旁通。

原來人的記憶力這麼好,實在讓人驚訝。

不過有時候不好的記憶,可不可以不要記得這麼清楚呀...

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,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.

分享的一句話,
值得深思。



洪蘭老師感覺上很有氣質,笑容很美,那種自信與學識涵養豐富的美。
一眼看見覺得很舒服,但也有點敬畏,像是那種很嚴謹、很有原則的人。
說話很快。最讓人佩服的是,這麼緊湊的節奏,但每個段落每個段落,每個例子每個例子,竟然銜接地非常完美,完全不會落入那種「一秒鐘的空白」,突然忘記要說什麼的窘況。
就像她自己提到的:「要有正確表達自己的能力」



其它重點

●21世紀的需求能力:
1. 快速吸取資訊
2. 正確表達自己

●原來這麼多人是閱讀障礙者!
像是李光耀、愛因斯坦、愛迪生、tom cruise......


●成功者的三個特質:
毅力
領袖魅力
想像力

●隱私
李光耀的例子,如果不是他(他女兒?)曾主動找南方日報講述過,已有公開。否則是不能這樣公然談論他人的。
這是隱私的尊重。

●遇到挫折是本份,能解決問題是福份。

●孝「順」
大腦有一個部分在20歲才成熟,這就是為什麼末成年不能看限制級的原因。
但這個部份也衰退得最早,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老年人很固執的原因...
所以對父母的至少要「當面」順從,才能讓他們安心。
這是大腦結構的問題... XD

●對於老年人:「被尊重」,與「生命的意志力」是很重要的。
只要知道明天將有一場好看的電影,就可以讓老人的免疫球蛋白增加。
(被尊重、對生命的熱忱與期待)

●大腦是終其一生不斷改變其功能分區的。
神經是用進廢退。


●先天與後天是交互作用的。
兒童成長過程,只要有一個大人能肯定他的價值,就大為降低罹患憂鬱症的可能。

●routine可以壓抑杏仁核活化,以平復情緒。
杏仁核:負面情緒、戰或逃、爬蟲類的腦。
前腦:理智。
神經傳導時間,從皮質到杏仁核:12ms,從皮質到前腦:24ms。
所以在走廊上看見老師會先想逃(杏仁核),然後再硬著頭皮打招呼(前腦)...

●「悅」讀:男女大不同,讓孩子自己選書。
女生:故事書
男生:non-fiction(像是武器大觀、飛機構造、如何製造炸彈... XD)

●人生的priority:1.健康、2.家庭、3.事業

●大腦的訊息處理:top-down >> bottom-up
這就是為什麼看魔術表演總是會被唬住...

●眼睛看見的不是事實,而是後天經驗的解釋。

●速度、正確性的代價,就是彈性與創造力
如果愛因斯坦是中國小孩的話,他大概現在還在練習寫國字吧...

●觀察力培養假設力

●It's double magic:
writers change thoughts into ink,
readers change ink back into thoughts.
--之前掛在美國國家圖書館大門口的海報標語




最後,我本來是很有誠意要要寫心得的,沒想到還是變成筆記整理了... XD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