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錯,真的很精彩!
不過因為曲折的因素,六點半開始的場次,我竟然近八點鐘才到台中,落魄地反正還是先去影展門口晃晃,於是在門口遇見了久仰大名的乙華。看來她是負責現場劃位的,聊一下天,「妳就是乙華?」後來她遞過名片的同時,我驚訝了,乙華就是那個寫《南美攀登記》的女生呀!雖然早知道這是基地營執行的影展,但從來沒想過會遇見裡面的人。
「台南來的?那當然要讓妳進去了!」最後就在她的幫助下,幸運地摸進了影廳。
我暫時站在門口附近的階梯上,適應光線,卻也看得血脈賁張。想起小時候看的書《航向惡水》,那些人們就也是這樣一路劃(或者被"沖" XD)下亞馬遜河的嗎?那些翻滾的激流、那些一髮千鈞的驚心動魄,想起書中名言:It's a killer、but not a problem. 透露出如此豪氣,如此坦然,再看看片中這些人受訪時的眼神明亮與輕鬆怡然,這就是激流獨木舟手。


《平衡點(Balancing Point)》則是一些不可思議的石頭巨岩的平衡堆疊,神奇地就像不是真的。



全片重點不是那些緊張刺激,雖然那薄如刀刃的山陵線的確壯闊人的視野;也並不是悲傷震驚,當然知道他摔下去就再也沒有爬起來的那一刻仍然叫人愕然,我多期待他會像《冰封168小時(Touching the Void)》那樣,奇蹟般地生還、再回到鏡頭面前:「看!我沒事!」可惜他並沒有。不過這也不是本片重點。
當看完全片,才會慢慢想起,片子前半段所描述,那些淡淡的平和的快樂的關於登山關於生活的態度,不是所謂鋪陳,而是這就是主體,影片的主體,爬山的主體,歡笑而謹慎,熱情又自在。他不是在解釋爬山的理由,只是說出爬山的感受。他很喜歡山,而且融入其中,就像那本來是生命的一部份,很自然。不需要再渲染什麼遺憾什麼險惡或什麼友情,而只是傳達一種本質,這種本質,讓人動容不已,單純的單純,久久縈繞。
這次影展,最高興的莫過於遇見洪川。我說過,從來沒想過在主持活動的也一整個是基地營的人啊,本來還以為會是一些工讀生之類...
洪川是影展的主持人,就在他串場的時候,不斷感覺眼熟,可是又總想不出原因。終於,散場時突然耳尖,依稀彷彿好像似乎聽見空氣中有工作人員在叫:「洪川....(幹麻幹麻的)」
靈光一閃!(就像柯南卡通中的一道細針般的光線穿越腦袋背景),啊!洪川!就是那個幾星期前在南莊矮靈祭時小錢帶來看的書《單騎10000里》的作者啊!書中有照片,他就是那個獨自騎登山車進入西藏進入蒙古的人!
這下我樂起來,丟下背包,趕快掏出紙筆想找他簽個名。哈哈,西藏耶!努江、冰雪、沙漠、草原,能騎單車過去多讚!都是xtin想去想去卻只能想想不能去的地方 XD 既然如此,就讓去過的人簽個名聊慰心靈 :p

感恩啦,荒野精神與妳同行
洪川 06' 」
2 則留言:
哈哈哈,西藏在向妳招手阿,快帶著單車跟我們一起走吧!
超誘惑人的妳!
張貼留言